曾经,作为江西省生猪养殖大县,吉安县生猪养殖过程中粪污直排、气味扰民等状况,成为萦绕在群众心头的“愁心事”。如今,一场以“群众满意”为核心的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变革,悄然将昔日的“愁心事”转变为“舒心事”。
“这一嬗变,得益于吉安县探索建立的‘责任压实、科学治污、资源循环、长效监管’四位一体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模式,推动生猪养殖环境持续改善。”吉安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。
责任网织牢治理根基。治理污染,责任为先。吉安县成立工作专班,出台《生猪养殖污染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》,建立“分片负责、一周一调度”机制,对整改不力者严肃问责,确保属地与部门责任压紧压实。
新模式扭转治理困局。吉安县创新推行“三改三分再利用”模式,推广“室外异位发酵床”“高床养殖”“种养结合”等生态养殖技术,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、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、改明沟集污为暗道集污,实行雨污分流、固液分离、饮污分离,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。
资源链串起绿色循环。吉安县引入赣润有机肥、龙言生物科技等企业,构建“养殖—处理—利用”粪污处置闭环链条,让粪污成为资源,实现资源化利用,年产优质有机肥超万吨,全县粪污综合利用率突破90%。这些有机肥直供本地果蔬基地,有效降低养殖户的治污成本,实现环境治理与产业增效的双赢。
常态化监管防止反弹。吉安县对现有的263家养殖场开展“地毯式”排查整治,建立问题台账并实施销号管理,重点监控历史投诉对象。强化排污许可“续证攻略”,解决养殖户排污许可证到期未延续、无证排污问题。设立复养联合验收机制,杜绝“虚假整改”现象。截至目前,禁养区养殖场退养完成率达94.7%,督察交办信访件完成率达100%,群众投诉量骤降70%以上,提升生态满意度。
下一步,吉安县将持续深化生猪养殖污染治理,运用物联网监测等智慧监管手段,实施全天候、全方位监控,确保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行,防止污染反弹,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(肖俊明)
发布于:江西省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